地球70%的表面和人體70%的成分,都由水組成。這個驚人的重合充分說明了,水對人類有多重要。但在日常生活中,妳可能爲吃壹頓飯絞盡腦汁,卻不會爲喝壹杯水煞費心思。大多數人覺得,喝水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,拿起杯子“咕都咕都”壹杯水下肚不就完了嗎?其實,喝水的學問遠不止這些。喝水的時間、量的多少,都會對健康産生重要影響。近期,美國“梅奧診所網”就撰文,揭露了11個喝水中不爲人知的小秘密。
肥胖:餐前餐後喝杯水。人體內的很多化學反應,都要在“水”裏進行。有了足夠的水分,才能保證身體的代謝機制正常運轉。對于肥胖的人來說,可以在飯前半小時左右喝壹小杯水,增加飽腹感;飯後半小時,再喝壹小杯水,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,有助于保持身材。
感冒:喝更多的水。《紐約時報》2011年1月21日撰文指出,感冒時多喝些水或純果汁,對于疾病康複很有幫助,因爲有助于沖走呼吸道上的黏液,讓人感覺呼吸舒暢。此外,如果發燒了,人體出于自我保護機能的反應要自身降溫,這時就會有出汗、呼吸急促、皮膚蒸發的水分增多等代謝加快的表現,需要補充大量水分。多喝水不僅促使出汗和排尿,而且有利于體溫調節,促使體內病菌迅速排出。
便秘:大口喝水。便秘的成因簡單地講有兩條:壹是體內有宿便,缺乏水分;二是腸道等器官沒有了排泄力。大口大口地喝水,吞咽動作快壹些,這樣水就能盡快到達腸道,刺激腸蠕動,促進排便。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科教授姜良铎告訴記者,中醫認爲便秘的原因之壹,是人體缺少津液,大口喝水能起到迅速補充津液的作用,從而刺激腸蠕動,促進排便。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陳霞飛建議,便秘的人在補充水分的同時補充些膳食纖維效果更佳,所以最好每天喝壹杯高纖蔬菜汁。
嘔吐:喝點淡鹽水。嘔吐是人體吃了不潔食物後,自我保護的壹種表現。爲避免嚴重嘔吐或腹瀉後引起的脫水症狀,可以適當喝些淡鹽水來補充體力,緩解虛弱狀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