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

接杯桶裝水放兩天長出『青苔』

昨日下午,記者與網友“擺擺有魚”王女士取得聯系,隨即來到其位於寶山北路的單位辦公室。見王女士的同事高先生的玻璃水杯內,留存有約三分之一的水,水杯底積成了一層綠藻狀的東西。

  高先生告訴記者,其單位一直飲用的是名為“黔谷清泉”的桶裝水。7月12日下午即上周五下班前,他從辦公室飲水機裡接了大半杯水飲用,喝了一半,剩下的一半留在杯子裡。昨日中午,准備喝水時,發現杯底積了一層像青苔一樣的東西,這讓全辦公室的人都驚呆了。

  “只聽說過桶裝水經過陽光照曬後,可能會長青苔,從沒見過留存在水杯裡的水,放在辦公室兩三天就會長出青苔。”高先生說,周末兩天休息,時間不到三天,水杯裡長青苔確實讓人匪夷所思。

  “送水工一次送水要送來很多桶,估計喝得差不多了,送水工就來將喝完的水桶換掉。”高先生告訴記者,當他查看飲水機上的水時,發現不知道當天早上什麼時候桶被送水工換掉了。

  “不過新送來的桶裝水塑料桶上紙質桶貼都已經潮濕發霉。”高先生說。

  記者仔細查看,發現該桶裝水的標簽上標示的QS標志,中文標識卻是“質量安全”,並非相關部門規定使用的標識“生產許可”。

■ 廠家:可能是陽光曬的

  隨後,記者根據該桶裝水標簽上標注的生產廠家投訴電話,聯系了該桶裝水的生產商貴州致遠商貿有限責任公司。

  該公司工作人員陳先生告訴記者,如果將桶裝水安置在陽光直射的地方,桶內進了空氣,空氣中的細菌進入礦泉水中,時間一長,細菌經太陽光的照射,就會產生光合作用,可能會產生藻類,這是正常情況。

  針對網友反映的問題,陳先生表示,從桶內放出的水,放置兩三天,就出現青苔,這種現象不可能發生。

11943450_789881

  會不會是飲水機使用過長沒有清洗,在飲水機內產生了青苔?陳先生肯定地表示,如果長期使用飲水機,幾個月不清洗,飲水機內一般不會出現長青苔的情況。陳先生稱,需了解該單位的水是哪一家水站送水,進一步掌握情況,纔能給記者回復。

  至於早已停用的“質量安全”QS標志,在標簽上怎麼還在使用?陳先生解釋稱,該公司是一個大廠,生產的量很多,換標簽的工作量很大,部分標簽還沒能換過來。

  對於該單位新送來桶裝水的紙質標簽已經潮濕發霉的現象,陳先生說,該公司生產的桶裝水貼的標簽都是紙質的,長期使用,在清洗和灌裝時難免有水滲透進去,出現紙質標簽潮濕發霉。並表示,發霉的標簽是在桶外,不影響桶內水的質量。

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

18種瓶桶裝水不合格

桶裝飲用水成了品質不合格產品的“重災區”。本次抽查了115批次飲用水,18批次存在品質不合格,在這些飲用水“黑名單”中,除“益發”是瓶裝水外,其餘全部是桶裝水。仙女峰、粵寶、上甘嶺、黎明怡源、綠泉、瑤鄉泉、小精靈等商標純凈水上榜。飲用水不合格項目有:菌落總數、高錳酸鉀消耗量、溴酸鹽、pH值和電導率等。記者查詢發現,18批次不合格飲用水,過半問題為菌落總數超標,其次為高錳酸鉀消耗量超標。

東省質監局日前公佈了2013年廣東省飲用水、速凍食品等34類產品生產環節專項抽檢情況,抽檢產品1381批次。其中,飲用水、速凍食品等內在品質不合格產品共有81批次,內在品質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5.87%。 桶裝飲用水成了品質不合格產品的“重災區”。本次抽查了115批次飲用水,18批次存在品質不合格,在這些飲用水“黑名單”中,除“益發”是瓶裝水外,其餘全部是桶裝水。仙女峰、粵寶、上甘嶺、黎明怡源、綠泉、瑤鄉泉、小精靈等商標純凈水上榜。飲用水不合格項目有:菌落總數、高錳酸鉀消耗量、溴酸鹽、pH值和電導率等。記者查詢發現,18批次不合格飲用水,過半問題為菌落總數超標,其次為高錳酸鉀消耗量超標。

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

3-5升小桶裝水成市場“新寵”

“平日一人在家,習慣買4、5升裝大容量的小桶裝飲用水,適合一個人喝而且安全健康。” 在教育培訓機構工作的孟小姐告訴記者,與小瓶裝飲用水相比,這個容量的水價格更加實惠。通過走訪各大超市賣場就不難發現,近年來3至5升大小的小桶裝飲用水漸成風氣,相比以往,消費者有了更加廣泛的選擇空間。

124951584_11n

對此,農夫山泉有關負責人表示,隨著人們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,包裝水市場確實存在3至5升裝包裝飲用水日益受歡迎的情況。這一容量的產品較好滿足了獨居、家庭以及擁有獨立辦公室人士的飲水需求。包裝一次性、短期內消費完畢的產品特性可以減少二次污染的隱患,也避免因喝不完而造成的浪費。在發展程度較高的飲用水市場,這一容量的產品正在逐步代替傳統的大桶水。而昆侖山的負責人也提出,在3至5升小桶裝水領域,該企業正在進行消費者需求的調研和分析,未來,不排除在既有產品的基礎之上增加相應容量的小桶裝飲用水品類。

然而,通過記者走訪發現,同為3至5升小桶裝飲用水品牌,不同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卻有較大的劃分。從記者走訪的兩家大型超市來看,其價位區間從6.3元跨越至27.9元每桶。其中以兩款5升裝礦泉水的價位最高,均超20元。

對此,業內人士表示,通常一款產品的定價基a于三方考慮,一是成本角度,二是水源及品牌角度,三是營銷策略。普遍而言,企業的生產流通成本對于產品的最終售價起到最基礎的決定作用,但如果再加上品牌、營銷方面的考量,側重度不同的企業在進行價格定位時就允許有較大偏差了。“不排除一些品牌單純從營銷策略上進行品牌定位,而不是從水質本身來考量。”

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

公共場所飲水機問題調查:水中有污垢一年沒清洗

連日的炎熱,白開水是防暑降溫的“良藥”。昨天(4日),記者走訪了寫字樓、醫院、商場等公共場所,發現部分飲水機清洗不及時、不接電源甚至維修一週仍然不能使用。專家表示,夏季細菌容易在飲水機內潮濕的環境下滋生繁殖,所以必須定期對飲水機進行檢修清洗、消毒。

  寫字樓:水中有污垢 飲水機一年沒清洗

  “從飲水機裏接出一杯水,裏面有絮狀物,這水能喝嗎?”市民趙先生向記者反映。昨天,記者跟隨趙先生來到位於南開區南門外大街附近的一處寫字樓,趙先生告訴記者,他在辦公室內的飲水機處接了一杯水,發現杯子裏漂浮著絮狀的污垢,於是將水倒掉後清洗了一下水杯,再接水後仍發現有污垢,連接了3杯水都有污垢,這下沒人敢喝飲水機的水了。於是每天辦公室內11名同事,要麼自己帶水,要麼乾脆買水喝。

  趙先生的同事張女士説,她在單位工作三年多了,去年夏天飲水機曾經清洗過一次,一年過去了飲水機就再也沒有清洗過,可能是飲水機裏面的污垢堆積太多導致接水時出現絮狀物。張女士説,已經聯繫了飲水機清洗廠家,近日即將清洗。

  醫院:飲水機不接電源一杯熱水難求

VIEW_A129965279981

  記者在本市一家醫院看到,六樓休息區設置了一台1米多高的飲水機,白色飲水機外表覆蓋了一層塵土,兩個出水口周圍也各有一圈黑乎乎的印記,其中冷水出口的水閥鬆動,飲水機下方的櫥櫃中並沒有水杯。

  市民梁先生打開熱水閥之後裏面流出的卻是冷水。醫院護士表示,休息區的飲水機旁邊沒有插座,需要熱水只好到護士站臨時借插線板接到旁邊的電源處,等水燒熱以後再將插線板送回。梁先生告訴記者,由於飲水機處沒有水杯,跑到樓下飲水機處好不容易才找到水杯,沒想到還得找插線板。

  醫院護士表示,飲水機是臨時放在休息區的墻角,將聯繫主管部門將飲水機挪到靠近插座的地方,還表示飲水機會定期有專人來清洗,至於清洗的時間和方式並不清楚。

  商場:維修一週不能用 飲水機成擺設

  “商場飲水機壞一週了還不能用,成擺設了。”市民張女士向記者反映。近日,記者在東馬路附近一家商場看到,負二層的一處休息區內,設置了一台飲水機,飲水機上安放了一個提示牌,“設施維修進行中暫停使用”,而且旁邊的紙杯架子上也沒有杯子。

  商場專櫃工作人員介紹,飲水機壞了,要喝水可以到其他樓層。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,負二樓有幾家餐飲店,客流量比較大,自己一週之前曾去飲水,發現飲水機壞了,也沒有杯子,於是就到其他樓層接水。一週後,張女士再次來到該商場時發現,飲水機仍然不能使用。

  隨後,記者聯繫商場管理部門,相關負責人表示,商場在樓層的4個休息區設置了飲水機。飲水設備是租賃的,定期都有廠家到府檢修、清洗,平均每月一次。入夏以來商場內飲水的顧客明顯增多,就連附近的居民、計程車司機等均會拿著水杯來商場免費飲水,每天有四五百人次,因此使用過頻。負二樓的飲水機出水管堵塞,已經聯繫維修,很快就能修復。商場的保潔人員也會及時清理飲水機上的污垢、察看水位。

  飲水機長期不清洗易引起消化道疾病

  夏季每月洗2次

  某品牌飲水機代理商鄭先生表示,夏季氣溫炎熱,細菌容易在飲水機內潮濕的環境下滋生繁殖,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,所以必須定期對飲水機進行檢修、清洗、消毒。夏季最好每月清洗2次,清洗飲水機,重點是對內膽、濾芯、水龍頭和中間管路進行消毒,先用消毒劑稀釋液浸泡相關塑膠件,浸泡半小時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,在清潔水中浸泡一小時後安裝。為了避免過重的氯氣味,前幾杯水別喝。對於電源燒水機,每月要清除鐵皮內側污垢一次。

  天津中醫二附屬醫院張樹智醫生表示,飲水不衛生有可能導致消化道疾病,夏季主要表現為腹瀉、胃腸炎等症狀,這類患者大都是體質虛弱的老人和小孩,夏季關注個人衛生的同時,也要定期給飲水機“洗澡”